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在平时的保养中要及时检查各个开关 > 放弃抗坠毁要求


藁城区第一中学(原河北藁城中学),座落在藁城市区东北隅,北与石黄高速公路毗邻,是河北省首批重点高中之一。学校始建于 1951年,前身系清光绪十七年兴建的滹南书院,是藁城市建校最早的国办中学。

1951年建校时全体教师合影(前排右2为校长武靖)
光绪三十一年(即1905年),废科举,兴学校,滹南书院改建为“藁城县第一高等小学校”,后取消。
1951年10月,在原“滹南书院”旧址上建起现校,当时名称为“藁城县初级中学校”。始招两个初中班,学生105人,教职工12人。

1956年学生毕业合影
1956年7月,增设高中4个班,发展成高、初中均4轨制、共24个教学班的规模,成为全县第一所完全中学,是年定名为“河北藁城中学”。

1956年 校门
1959年8月,学校被河北省教育厅命名为“河北省重点中学”,成为河北省159所重点中学之一。

文革期间,学生每天进行“天天读,学习革命文件、毛著”。
“文革”中停止招生,并于1968年12月解散,学生全部离校。
1969年2月改办“藁城县五·七学校”,1976年9月改称“藁城县五七大学”,开办农机、电工、教师等培训班。
1973年1月恢复招收高中生,教学秩序在曲折中徘徊。1978年恢复“河北藁城中学”原名,初、高中学制为“三二”制,学校逐步摆脱“文革”混乱局面,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。
1994年12月改为现名“藁城区第一中学”。
建校以来,学校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合格人才。他们遍布海内外,立功百业中。在党、政、军、科教文卫等不同战线担任着重要职务者不下百人,如前国家土地管理局局长邹玉川、中共中央组织部干审局局长李梦锡、现国家863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、中国巴西地球资源卫星总指挥马世俊(我国十余颗人造卫星的主管、指挥,“神州一号”总体设计和参与者、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),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政委(少将军衔)于庆田等。正所谓桃李满天下,雨露芳九州。

藁城一中50年校庆全体教职员工合影
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沧桑之变,经过几代人的薪传志承,现已成为设施一流、管理一流、质量一流、业绩一流、享誉燕赵大地的省级示范性高中。1997—2012年蝉联石家庄市“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”称号。学校先后荣获“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”、“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优秀实验学校”;河北省“文明学校”、“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”、“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”、“省示范性高中”、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”;石家庄市级“素质教育先进学校”、“市级文明单位”、“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”、“教育系统先进集体”等荣誉称号。2009年我校9月被省教科所确定为“河北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县”项目实验校;2010年4月被省教科所批准为“省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”实验学校,2012年被省教科所批准为国家级一般课题《基础教育阶段“有效教学、有效学习”理论与实践研究》实验学校。

我校教工合唱团参加藁城“盛世欢歌 喜迎十七大”歌舞晚会
多年来,市一中始终把建设一支现代化教师队伍作为立校之本、兴校之基,全面启动了“藁城一中名师工程”。同时,学校注重优化教科研环境,创设宽松民主的校园学术气氛,倡导互帮互学的业缘关系,从而使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,几度春风秋雨,几番锤炼摔打,一大批年轻教师脱颖而出,陆续成为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的骨干。 目前,藁城一中已经形成年 龄结构合理、学科人才完备、业务素质过硬、风格特色鲜明、管理经验丰富、教学实力雄厚的教师群体。
一中经过五十余年的改造和扩建,已成为布局合理、设施完备、环境优美的花园式学校。新投入使用的教学楼每个教室均安装有高标准的多媒体设备,为了保证学生有一个舒适良好的学习环境,学校投入巨资又为每个教室安装了空调,使教学条件真正达到了省内一流。

藁城市四大领导班子参加2012年藁城一中开学典礼
“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”。展望未来,豪情满怀,我们决心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支持和大力帮助下,以贯彻藁城市委、市政府“建设教育强市、教育名市”的号召为契机,继续发扬“无私奉献,追求卓越”的一中精神,立足藁城,面向全国,以更加昂扬的姿态、求实的作风、与时俱进的精神,向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迈进。

现在的校门